前情提要
Linux 有許多的發行版(distros),
而目前我所使用的發行版是 Debian Linux bookworm/sid,
儘管已經是非常新的版本,但還是免不了 Debian 的老毛病——套件老舊;
加之我準備在家裡架一台 server(不論是遠端主機或 NAS 都需要一台 server),需要更穩定而先進的作業系統,
經過考慮與比較(以及煩高秋)後決定改用目前使用者社群最大的 Arch Linux。
不過 Arch 一向被認為安裝很困難,
連 Arch Linux 台灣社群都明言安裝是最大的難關,甚至許多老手都常在裝機時遇上麻煩,
所以出現不少安裝指引的文章;
這次的文章一方面是提供安裝的一些提醒,一方面也是幫自己留下筆記,
那就讓我們來看看到底要如何安裝吧!
Arch 的特點
Arch 有四大特點:
- 輕量
- 簡潔
- 社群活躍
- 漸進式升級
輕量
與其他發行板相比,Arch 並不預裝任何套件,這使得系統可以非常精簡(包含安裝映像都是),所以需要什麼都是由使用者自行決定。
簡潔
所有的函式庫、執行檔、文件、設定檔都有嚴格的路徑規範與系統管理,比較不會發生找不到設定檔的「迷路」狀況。
社群活躍
雖然絕大部分發行板都是由社群維護,但 Arch 的論壇與 Wiki 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知名的開源社群,因為有著大量的使用者分享經驗與知識,這使得遇上問題時,Arch 使用者第一件事會是先去查論壇、Wiki。
漸進式升級
Arch 採用漸進式升級(rolling upgrade),這會使得套件每天都是最新的版本,也就是說你的 Arch 每天都是 latest wwww
(本段參考自 Arch Linux 臺灣社群)
VM 設定
本次使用的是 Oracle VM VirtualBox,
相信大家最近應該都知道 VirtualBox 要大改版了,不過這不是今天的重點www
至於用 VM 練習安裝的好處我也不再贅述,直接進入設定吧:
- 開啟 VirtualBox,選擇 “New” 以新增 VM。
- 在 “Name” 打上一個名字,建議可以帶有 “arch” 字眼,VirtualBox 會自動將 “Type” 跟 “Version” 調整好。
- Memory size 設定,建議至少 2 GB,但也需要考量到 Host 的記憶體大小,最好先用
free -h
檢查 MEM available,不要超過 available。 - Hard disk 設定,這邊會設定你的虛擬硬碟,預設會是 “Create a virtual disk now” 也就是新增一個虛擬硬碟檔案,直接按下 “Create” 進入設定:
- 首先會是選擇虛擬硬碟的檔案格式,建議使用預設的 VDI (VirtualBox Disk Image) 即可。
- 接著是選擇在實體硬碟上的儲存方式,為了避免佔用過多硬碟空間,一般都會建議選用預設的 “Dynamically allocated”(動態定址),這個方式內部是使用 CoW(Copy on Write)實作,也就是在真正寫入一個區塊時才將 VDI 檔案增大並分配空間給 VM guest。
- 接下來要選擇 VDI 檔案存放位置跟虛擬的硬碟大小,位置用預設就好,但大小很多人怕會佔用實體硬碟空間所以設定很小,但其實前一項才提到,VDI 配合 dynamically allocated 方式,實際上的檔案大小甚至不到 1 GB,所以大膽的給吧XD,我自己是給了 256 GB,因為太小的話屆時裝機分配給 root 的大小會不夠,就會導致後面即將提到的翻車事件……
- 以上都設定完了之後,會在 VirtualBox 的 Manager 界面看到剛剛新增的 VM,但還不要高興,因為現在這樣仍然沒有開機媒體,是無法正常將 VM 「開機」的。
- 請先準備好 Arch 的安裝碟映像檔(.iso),接著按下 VM 管理界面的 “Settings”,檢查並調整以下細節:
- System
- Motherboard
- Extended Features: 請選擇 “Enable EFI (special OSes only)”
- Processor
- Processor(s): 4 CPUs,建議至少 2 CPUs
- Motherboard
- Display
- Screen
- Video Memory: 使用預設即可。
- Screen
- Storage
- Controller: IDE
這裡是重點,預設會是 “Empty”,點選 “Empty”,並按下 “Optical Drive” 旁邊的小圖示,選擇事先準備好的 .iso 檔案,並勾選 “Live CD/DVD”。
- Controller: IDE
- System
- 以上設定都沒有問題後,啟動 VM,進入以下畫面就代表設定成功,我們要開始裝機地獄囉(幹
Arch 安裝
VM 啟動後,開機選單會有很多選項,直接選第一個就好;
接著等待以下畫面出現,就代表我們可以開始安裝了:
你可能會問:「怎麼是文字界面?所以我可以直接用了嗎?」或是「怎麼沒有跳出安裝指示?」,
這就是為什麼 Arch 被認為安裝很難的原因:需要自己透過指令界面操作才能安裝系統,沒有圖形安裝界面。
沒關係,接下來我會一步一步告訴大家該怎麼做!
網路測試
因為 Arch 的安裝映像是最小安裝,會需要網路下載所需套件,所以在開始之前一定要測試好網路連線。
使用 ping
指令測試網路功能:
1 | ping archlinux.org |
如果顯示如下圖,即可以按下 Ctrl+C 中斷並進入下一步:
這邊因為使用的是 VM,理論上網路連線不會有大問題,有的話就是你動到設定了(o
硬碟分割、格式化與掛載
安裝一個新系統最重要的就是分割硬碟跟格式化了!
特別注意:檔案系統的格式會很大程度影響你的安裝與日後使用,特別是實機上務必謹慎操作!
分割
如果要分割硬碟,目前有很多種套件可以操作,最常見是用 fdisk
,
但我個人喜歡用 cfdisk
,因為有 UI 而且很直覺,且分割是以 size 而不是 sector 作為參考:
1 | cfdisk |
如上圖,選擇 “gpt” 後,顯示如下就可以開始分割:
用 “New” 並輸入磁碟大小以新增分割區,並且使用 “Type” 選擇檔案系統格式(很重要!),最後記得每個分割區都要用 “Write” 寫入,才不會做白工。
至於分割方式可以參考如下:
/dev/sda1
:使用 EFI system,作為開機碟(/boot
)使用,基本上給 256 MB 就足夠了,當然如果你的硬碟上本來就有開機磁區就可以略過。/dev/sda2
:使用 Linux Filesystem,作為根目錄(/
)使用,請務必給大一點以便能安裝套件;因為是 VM 所以可以給更大一點,我會給到 128 GB。(分配太小會導致安裝套件時高機率發生裝不下,我曾經設了 16 GB 結果下面裝字體就硬碟塞爆了……)/dev/sda3
:使用 Linux Filesystem,預計會作為家目錄(/home
)使用,先計算好下面的 Swap 空間,剩下就都留給這邊,我給了 123 GB。/dev/sda4
:使用 Linux swap,作為置換分區(Swap),類似 Windows 的 pagefile;當然如果 RAM 足夠可以不給,並且也可以在安裝完成後設定 swap file。這邊建議給跟記憶體大小差不多,我給了 4.7 GB。
格式化
硬碟分割完成後,還需要格式化才能被識別,
首先格式化兩個主要的儲存碟為 ext4
格式:
1 | mkfs.ext4 /dev/sda2 |
接著要格式化開機碟為 FAT32
格式才能使用 EFI system 開機,當然如果本來就有就可以略過:
1 | mkfs.fat -F 32 /dev/sda1 |
提醒:這個指令的輸出只有顯示一行 mkfs.fat
的版本編號是正常的,不必擔心。
然後格式化 swap:
1 | mkswap /dev/sda4 |
掛載
硬碟分割跟格式化之後,別忘了掛載到系統上才能被使用!
如果有出現找不到路徑的警告,就先 mkdir -p <dir>
建立目錄再回來掛載:
1 | mount /dev/sda2 /mnt |
另外 swap 也要啟用:
1 | swapon /dev/sda4 |
這些都做完了,終於要正式進入系統安裝的部份了!
設定套件來源
什麼又是設定?
沒事只差一步了不要緊張,這個沒有設定好就可能會看到美麗的 “request time out” 喔<3
為什麼要設定來源?簡單來說,今天我在台灣,但是套件從德國下載,你覺得下載套件會快嗎?
當然慢到在地上爬啊別作夢了www
所以設定優先順序還是非常重要的,
這邊有兩種方式提供,這次選用是用第二種:
手動修改 mirrorlist
用官方提供的鏡像站列表,把在台灣的鏡像寫入 /etc/pacman.d/mirrorlist
並給予優先序,就這樣(?
利用套件自動生成
可以利用 reflector
這個套件生成最佳排序:
1 | # Install reflector |
完成這些設定後,我們真的要開始執行「安裝」了。
安裝系統
系統核心
首先要安裝基本的套件:
1 | pacstrap /mnt base base-devel |
這行指令會下載並安裝、建立基本系統架構。
接著是建立 fstab,
這個東西提供了 Linux 檔案系統的相關資訊,描述了儲存裝置及其相關磁區如何初始化,與掛載至整個系統,
所以非常重要!如果沒有設定好,之後開機肯定會噴掉:
1 | genfstab -U /mnt >> /mnt/etc/fstab |
然後,重頭戲來了:切換至 chroot。chroot
是切換根目錄位置的指令,在這邊是要切換進入「未來」真正的檔案系統以進行設定,
並且 Arch 安裝時使用的是 arch-chroot
,除了前述的動作還會帶入前置的設定:
1 | arch-chroot /mnt |
提醒大家,chroot
指令要有目標路徑,不然不會動作喔!
(我不會承認我在這邊因為忘記打翻車十幾次……)
切換到新系統之後,為了要讓這個系統成為一個可以獨立運作的作業系統,
我們要安裝對於所有 Linux 發行版而言最重要的東西——Linux kernel:
1 | pacman -S linux |
特別注意:安裝核心務必在 chroot 內進行!(我曾經在 chroot 外就下了安裝核心的指令,然後就翻車了ㄏㄏ)
設定 root 與 user
一般來說一個 Linux 的系統裡面會有 root 與至少一個使用者(user),
在日常的使用、操作會以 user 身份進行,遇到重大系統操作才需要切換到 root 身份,
這是一種基本的系統安全。
首先我們設定 root 的密碼:
1 | passwd |
提醒:大部分的終端機界面輸入密碼是什麼都不會顯示的,所以若你輸入後看到畫面上沒有任何字元不需要緊張喔!
接著要啟用 sudo group,這是為了以後一般 user 可以進行套件安裝等日常操作:
1 | visudo |
找到類似下面這行,刪除 “#” 以取消註解:
1 | # %wheel ALL=(ALL) ALL |
(什麼你說你不會用 vim?STFGvim 教學網路上很多喔<3)
注意:如果顯示錯誤「沒有 vim」,可以先安裝 vim 再重新執行:
1 | pacman -S vim |
然後就是新增 user 並給予 sudo 權限:
1 | # Add new user |
安裝開機管理程式
使用 UEFI 的話開機管理預設會使用 systemd-boot
,但我喜歡用 GRUB,
所以要來安裝跟設定 GRUB 啦!
注意:如果是實機,並且是 Intel/AMD 處理器的話,需要先下載 microcode,不過這次是 VM 就先略過了。
首先當然是要下載所需套件:
1 | pacman -S grub efibootmgr |
接著安裝 grub:
1 | grub-install --target=x86_64-efi --efi-directory=/boot --bootloader-id=GRUB |
安裝好 GRUB 後,還要記得生成開機設定檔,屆時才會讓 Arch 出現在開機選單上:
1 |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
啟用網路連線功能
網路連線我個人習慣使用 NetworkManager
,
並且我在這邊也翻車過一次,特別拿出來筆記一下。
1 | pacman -S networkmanager |
下載與安裝後,因為 NM 是個服務,需要在系統內啟用:
1 | systemctl enable NetworkManager.service |
到這邊其實你已經有一個堪用的 Arch Linux 了,
但大部分人還是習慣有圖形界面的桌面環境,所以接著就是來裝桌面環境吧!
桌面環境
在 Linux 上,一個堪用的桌面環境至少會有一個 DE 與 DM,
DE 是桌面環境,而 DM 則是廣告傳單桌面環境管理(Desktop Manager),
主流兩大 DE:GTK+ Gnome 跟 KDE plasma 都有自己的 DM,
但這次我打算使用的是輕量簡潔但已經具備基本桌面環境功能的 XFCE,
並且配合使用 LightDM 作為 DM。
安裝 XFCE
XFCE 建議使用 X11 作為協定,所以除了 XFCE 的套件群組,還需要安裝 xorg-server
:
1 | pacman -S xorg-server |
安裝 LightDM
一個 DM 除了能執行桌面環境,還要有一些基本的登入登出功能,
這邊我使用推薦的 lightdm-gtk-greeter
:
1 | pacman -S lightdm lightdm-gtk-greeter |
然後測試 LightDM 能不能正常運作:
1 | systemctl start lightdm.service |
如果有出現圖形登入界面如下代表應該可以正常運作,
先以 user 登入並直接關機。(右上角選單應該有 Shutdown 選項)
重新啟動測試
VM 關機後,可以先嘗試移除安裝媒體(映像檔)並再次啟動 VM,
如果開機選單有出現 “Arch Linux”,代表 Arch 安裝成功!
接著如果正常應該會是終端機登入界面如下圖:
此時先以 root 登入,並且正式啟用圖形界面:
1 | systemctl enable lightdm.service |
啟用之後重新啟動(reboot
),應該就能看到登入界面囉!
環境設定
進入桌面環境後,先開啟終端機(這邊設定也可以先在上一步啟動 LightDM 前先設定),並設定以下資訊:
1 | # Set timezone and NTP |
設定完成後可以「登出」再重新登入,理論上可以看到更動後的系統設定
注意:關於語系的設定,也可以直接編輯 /etc/locale.gen
,在裡面取消對應語系的註解即可。
安裝中文輸入法與字體
如果需要中文輸入法與字體,需要額外安裝喔!
輸入法
這邊我們使用 RIME:
1 | # Install RIME and zhuyin-input-method |
此時應該會跳出提示,確認後會跳出 Ibus 的設定視窗,
在 “Input method” 的 tab 內按下 “Add”,選擇 “Chinese”,並選擇 RIME;
然後在家目錄下新增一個檔案 .xprofile
:
1 | export GTK_IM_MODULE=ibus |
儲存後再次重啟,檢查輸入法有沒有 RIME 中文即可。
字體
字體選用許多人都愛用的 Noto-fonts,並且中文 / 亞洲字體是 Noto-CJK,加上 emoji:
1 | pacman -S noto-fonts noto-fonts-cjk noto-fonts-emoji |
理論上登出再登入應該就可以使用了。
現在你應該得到一個非常基本的、可以方便操作的 Arch Linux 了,
剩下就是安裝你需要的套件,學習如何使用 Arch!
結論
本次文章跟安裝的過程,
大部份是參考了高手我朋友繁嵐寫的安裝筆記,配合高秋每天被我騷擾討教,
終於在昨天成功的安裝到可以使用的狀態了(泣
裝了快兩週才終於成功一次,我真的佩服自己的毅力……
不過第一次嘗試這種安裝的模式其實很有趣,會更了解一點作業系統的架構與運作,
也有不少「意外之喜」,
相信之後裝 NixOS 肯定會有更多驚喜呢(棒讀
接下來,要來想我要用 Arch 做什麼事情,之後沒意外大概會有好幾篇文章在紀錄吧。
說不定明年鐵人賽主題就是這個了(幹
火山 / Kazan
2022.10.17